江西首创社区戒毒“626服务中心”
近日,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赣州市宁都县召开全省禁毒办主任会议暨禁毒预防教育和“4·14”专案推进会。省禁毒委副主任兼禁毒办主任、省委610办主任、省公安厅副厅长涂建生出席会议并肯定了过去一年禁毒工作成效,会议同时部署了2018年禁毒工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禁毒委、公安部的具体指导下,我省各级禁毒部门全面落实缉毒执法、禁毒教育、禁吸戒毒、禁毒管理、重点整治等禁毒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禁毒工作任务,有效遏制了毒品问题在我省的发展蔓延,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与会代表实地观摩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缉毒工作迈进全国第一梯队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侦破制毒和非法生产制毒前体案件25起、捣毁制毒窝点24处、刑拘240人。
日前,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赣州市宁都县召开全省禁毒办主任会议暨禁毒预防教育和“4·14”专案推进会。涂建生表示,过去一年,我省禁毒立法有新突破,缉毒打击有战果,预防教育有新成效,吸毒管控有新举措,综合保障有新进步,成绩令人备受鼓舞。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4·14”专案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全链条打击意识和全国“一盘棋”思想,坚决遏制制毒犯罪发展蔓延,严密堵截毒品渗透内流。2016年至2017年,我省连续2年在全国“4·14专案”视频推进会上介绍经验,2017年在全国常见制毒加工厂特征识别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机制撬动、考核保障”工作思路,我省积极开展缉毒会战,严厉打击涉毒洗钱犯罪,深入开展突出毒品问题调研工作,综合运用禁毒业务系统进行信息研判破案,提升缉毒执法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近两年来,在全省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缉毒执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迈进全国第一梯队,实现了历史突破。
2017年6月,在九江市召开的全省缉毒执法工作现场会上,省公安厅与各设区市签订了《缉毒执法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力推进打击制毒、查缉毒品等禁毒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对排名最后的县市区予以重点关注级别的重点整治。
同时,通过坚持智能管控,我省进一步强化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组织筹划、文书起草、考察调研、审议审查等工作程序,《江西省禁毒条例》(草案)》吸收了近年来我省行之有效的禁毒制度规范,充分体现了江西特色,在省人大常委会一审分组讨论时,获得了省人大领导和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目前,《江西省禁毒条例》立法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在今年正式颁布实施。
全国首创“626服务中心”
坚持以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以青少年易染毒群体为主要对象、以深入推进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为主要抓手,2017年,我省不断创新工作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
2017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为宣传先进,表扬典范,我省举办了江西省第二届禁毒先锋评选活动,32人获得禁毒先锋、禁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掀起了学习禁毒先锋热潮。
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中,我省参与学校8800余所、参赛学生330余万人、参赛答题近670万人(次),取得了初赛综合排名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扩展了全省禁毒知识的知晓率、覆盖面。
我省还建成了江西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平台,实现了禁毒课程资源数字化,拓展了毒品预防教育渠道,自平台上线以来,参与人数迅速突破300万。
我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贯彻落实“贵阳会议”、“宜昌会议”精神,强力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娱乐场所和经营服务场所禁毒管理、“626服务中心”建设。
2017年,全省共有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775个、领导小组1325个,同比增加66%;配备社区戒毒(康复)专(兼)职工作人员4470人,并通过相关培训,有力提升了社工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同比增加130%,社区康复人员执行率达到96.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中,省禁毒委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626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心性质、建设标准和中心功能,明确要求每个县区建设一个集吸毒人员数据大采集、情报大收集、信息大应用功能于一体的“626服务中心”,将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
我省“626服务中心”是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2.0版本,为全国首创,获得国家禁毒委和省综治委的高度肯定。
我省坚持将禁毒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省禁毒工作考评内容,推动各地新增禁毒教育基地35个、学校禁毒园地72个。严格执行《江西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目前推动各地新增标准化工作站130个、“626服务中心”66个。
重点整治杠杆效益日益显现
国家禁毒委启动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后,我省见势早、行动快,根据国家禁毒委《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省级《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和《禁毒工作责任制》、《重点整治工作量化细则》、《省级禁毒重点整治地区验收程序及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严格对照文件标准和要求,自2015年11月起组织开展全省重点整治工作。
2017年4月,在福建省长汀县召开的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宁都县被国家禁毒委列为制毒物品流失严重地区重点关注。同时,省禁毒委对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县(区)也进行了年度调整,对验收尚未达标的南昌市青山湖区降为重点关注,并将对毒品问题较为严重的九江市德安县、上饶市万年县、抚州市广昌县、抚州市高新区、赣州市石城县、新余市渝水区、吉安市吉安县7个县(市、区)列为重点整治县区,级别为重点关注,整治期限为1年。
一年来,全省重点整治县(市、区)变压力为动力、补齐工作短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禁毒委主任,作为重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上阵挂帅、研究部署、组织指挥、督促落实,定期研究重点整治工作,熟悉本地毒情形势特别是突出毒品问题,掌握各项禁毒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层层传导责任,县(市、区)与各乡镇签订了重点整治工作任务书,制定了“摘帽”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细化分解每项工作目标,形成了党委政府主抓、部门协同的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格局,并将此纳入政绩考核,以整促改推动发展,重点整治以点带面的杠杆效益日益显现,带动全省毒情形势持续好转。
其中,宁都县被国家禁毒委列为重点关注地区后,对照重点整治标准和要求,迅速补齐短板,整治成效明显。
此次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深入宁都县北门社区禁毒宣传、乡镇制毒窝点防控排查基地、清华名府“无毒社区”禁毒宣传阵地、“626服务中心”、技工学校禁毒教育园地、江西易富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禁毒宣传园地、宁师中学禁毒教育园地、反围剿纪念馆,就宁都县禁毒工作进行了实地观摩。
不断夺取禁毒人民战争新胜利
涂建生提出,当前,我省禁毒工作仍形势不容乐观,制毒案件数量上升、其他案件数量下降,缴获毒品总量上升、千克以上毒品案件下降,团伙毒品犯罪上升、外流毒品犯罪下降,新型毒品犯罪上升、传统毒品犯罪下降。
“严峻的毒品形势折射出我们的禁毒工作还有许多短板和差距。”他指出,教育不广、打击不好、情报不灵、力量不够、经费不足、基础不牢,以上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全省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希望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会议强调,各地区要全力以赴做好禁毒工作。要强化政治站位、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宣传教育、打击整治、重点整治、部门联动,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禁毒办指导协调的职能作用,形成禁毒工作“一盘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突出重点、活跃形式,深入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学校主体作用、教育部门主导作用、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基地园地示范作用,要将禁毒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大造声势;要完善机制、重拳出击,深入推进打击制毒“4·14专案”工作,抓好宣传发动、信息研判,狠抓责任落实。
会上,省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杨金平部署了2018年全省禁毒工作,要求按照“一讲二抓三大”的工作思路打好预防教育覆盖仗、打好防控制毒责任仗、打好目标案件引领仗、打好“626服务中心”建设攻坚仗、打好重点整治剎手仗、打好缉毒执法合成仗。忠诚履行禁毒职责使命,有效遏制毒品制问题滋生蔓延,保障人民群安居乐业。
下一步,我省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地抓好禁毒工作,锲而不舍地治理毒品问题,不断夺取江西禁毒人民战争的新胜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袁鑫 记者龚少春
相关链接:
文章排行
- v 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发布年度报告:非法合成毒品泛滥 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 v 国家移民管理局:全年查获毒品案件494起,缴获各类毒品7.8吨
- v 全国禁毒部门领导干部培训班在方志敏干部学院开班
- v 第十届中美禁毒情报交流会在沪举行
- v 中墨禁毒部门在上海举行双边会晤
- v 第19届中缅禁毒合作双边会议在长沙举行
- v 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
- v 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
- v 2020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
- v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 《2021年世界毒品报告》
- v 全国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创建暨禁毒扶贫工作会议召开
- v 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 v 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冰毒成为滥用“头条毒品”
- v 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 v 2018年世界毒品报告
- v 《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
- v 上海市召开禁毒委全体委员会议
- v 四川禁毒取得“一升一降两完善”成效
- v 《蜡笔》
- v 国家禁毒办公布《2017中国禁毒报告》
- v 《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网站地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