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入侵校园: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

2025-04-07 14:42 来源:

毒品,犹如一颗毒瘤,正逐渐侵蚀着校园这片净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青少年毒品犯罪问题日益凸显。以江苏为例,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的毒品犯罪案件中,25岁以下青少年被告人占比为16.0%;2020年以来,全省贩运毒品案件中,90后犯罪嫌疑人占比近70%。在全国范围内,虽然缺乏最新的全面统计数据,但从以往数据来看,形势也极为严峻。《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35岁以下吸毒青少年已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57.1%。在2014年新发现的46.3万名吸毒人员中,18岁以下吸毒人员1.8万名,18岁至35岁吸毒人员占近7成。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14年全国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员16.9万名,其中年龄在 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成。这些数据表明,毒品犯罪已经在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快速蔓延的趋势,校园不再是一片安全的绿洲。

毒品犯罪入侵校园,有着多方面的严重危害。首先,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新型毒品往往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如以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常以电子烟油的形态出现。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沾染毒品。一旦染上毒瘾,会对大脑神经细胞、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损伤,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失常、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同时,吸毒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使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陷入崩溃的边缘。

其次,毒品犯罪破坏了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毒品交易和吸毒行为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如偷盗、抢劫、杀人,这些行为不仅威胁到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毒魔的控制下,吸毒的青少年沉湎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不能自拔,为了筹毒资,更不惜以贩养吸、以淫养吸。此外,毒品的传播还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不良的风气,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校园的文化氛围遭到破坏。吸毒青少年不断增多,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毒品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源头之一。

再者,毒品犯罪对社会的未来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兴衰。一旦青少年陷入毒品犯罪的泥潭,将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这将导致社会人才的流失,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侵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但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深刻认识,容易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在面对学习压力、家庭问题或人际交往困扰时,无法正确应对,往往会寻求一些错误的方式来排解压力,而毒品就成为了他们错误的选择。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娱乐场所、网吧等周边可能存在毒品交易活动,网络上也存在着各种毒品信息,这些都增加了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

总之,毒品犯罪入侵校园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危害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青少年免受毒品的侵害,让他们能够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王晓丹

扫描左侧二维码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下载禁毒在线订阅号
随时随地看新闻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