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 守护青春

2025-09-15 14:20 来源: 昌平禁毒

新学期伊始,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切实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25年9月11日下午,昌平区东小口镇联合多方力量,走进天通苑小学东小口学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禁毒第一课”活动。北京市奥援律师事务所律师、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禁毒社工与该校五年级师生共同参与了现场活动,其他年级师生则通过直播同步观看,实现了全校禁毒教育的全覆盖。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特别邀请到北京市奥援律师事务所的曹小玮律师,为同学们带来专业且生动的毒品预防教育讲座。曹律师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避开晦涩的法律条文堆砌,转而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真实可感的案例,从法律专业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毒品危害,让禁毒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聚焦专业视角:法律为青春保驾护航

讲座开篇,曹律师便围绕我国法律对毒品的严格规定展开讲解,清晰界定了吸毒的违法性质与贩毒所面临的重大刑事法律责任。他着重强调,法律并非冰冷的惩戒工具,更是守护每一位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强盾牌”。“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是法律明确严惩的重罪!”曹律师铿锵有力的话语,如同一记警钟,让在场及屏幕前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对自身安全的强大保障作用,也在心中埋下了“知法守法,远离毒品”的种子。

破解伪装陷阱:提升识毒防毒 “免疫力”

针对当前新型毒品不断变换“外衣”、伪装性极强的严峻形势,曹律师将此作为讲座的重点内容,手把手教同学们识别毒品陷阱。他通过列举多起真实案例,详细介绍了新型毒品常伪装成“糖果”“奶茶粉”“跳跳糖”甚至“卡通贴纸”等日常物品的特点,反复告诫同学们:面对来路不明的食品、饮料或新奇物品,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不接受、不尝试陌生人提供的任何东西,学会对一切潜在的诱惑勇敢说“不”,切实提升自身的识毒、防毒“免疫力”。

互动实践教学:埋下法治与安全的种子

为避免讲座陷入“单向灌输” 的困境,曹律师特意设置了互动问答与情景模拟环节。他以“如何拒绝他人提供的可疑物品”“遇到不良诱惑该怎么办”等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在情景模拟中,同学们踊跃参与,在曹律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直接明确拒绝”“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和老师”“迅速离开危险环境”等实用的自我保护策略。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融入同学们的认知,深深植根于心中。

此次“律师进校园讲禁毒”活动,不仅让全校师生对毒品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新型毒品的辨别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构建绿色、无毒、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持,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活动现场还发放了禁毒宣传品100份、宣传资料100本,累计覆盖受教育师生300余人,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目标,为昌平区东小口镇的校园禁毒工作拉开了崭新且有力的序幕。

责任编辑: 王晓丹

扫描左侧二维码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下载禁毒在线订阅号
随时随地看新闻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