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禁毒路,几度出生入死!
余明武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名缉毒警,25年追抓毒贩,几度出生入死。今年10月,他脱下警服,正式告别警营,光荣退休。
回首二十余年的从警生涯,余明武说,与形形色色的毒贩斗智斗勇,短兵相接,经历过各种意外,也留下了不少惊险的记忆,生死考验不足惧,狭路相逢勇者胜。
赴云南追毒贩死里逃生
2008年,一起公安部督办贩运毒品案线索浮现:有一伙毒贩准备从云南西双版纳运送大量毒品麻果到武汉,但具体人员情况不详,仅一张嫌疑人的照片和一个涉案车牌号码。
时值周末,收到情报的老余立刻买机票赶往西双版纳。寻找线索如同大海捞针,但他坚信,在毒贩经常出没的位置下功夫,一定会有收获。
3月中旬,云南已是夏季,老余一副游客打扮,上身T恤,下身短裤,“悠闲”地在景洪市街头“闲逛”。他一边逐街“扫车”,以车找人,一边和老战友开玩笑:“弄不好我们就在这街上和毒贩遭遇了。”话音刚落,停在一家酒店门口的武汉牌照车辆让老余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要找的车牌吗?
为防打草惊蛇,老余和战友没有贸然进入酒店打听,而是在对面宾馆开了一间房住下,通过窗户盯着毒贩的动静。一直等到晚上,夜灯亮起,那台车才动起来。老余马上驾车跟踪其至嘎洒镇,毒贩走进一家酒店与一辆黑色轿车接头,这让老余心中更有数了。余明武和战友坐在车内观察。2个多小时后那两辆车返回景洪市,进入孔雀广场附近的一个小区。
在云南连续跟踪约1个月,余明武终于摸清了毒贩的窝点和活动规律,发现毒贩准备将装有毒品的玻璃瓶放进汽车油箱运输。
决定收网时,余明武协商当地民警在检查站摆了一出“空城计”,4名嫌疑人携两公斤麻果成功落网。与此同时,在武汉本地的战友将乘机返汉的另一嫌疑人抓获。
遇突发情况沉着应对
偶尔,老余也会遇到很“蠢”的毒贩。2009年的一天,接到线报,一对涉毒夫妇前往云南贩毒,乘机返汉。老余和战友们在机场到达厅门口控制这对夫妇时,一个年轻人走过来,粗声粗气地说:“你们搞么事啊!”
原来,这个男子竟以为老余等民警是机场拉客的“兔子”。拿了“抓捕剧本”却被临时“加戏”,老余不动声色,沉着冷静地问年轻人:“你是谁?”
年轻人理直气壮的承认:“我和他们一起的。”
老余和气地说,“好,好,好,一起来,把你们都安排好。”
老余和战友们把这个“意外收获”一起控制带到了医院拍X光片,发现他的肚子里装着一肚子“毒蛋”。见事情败露,年轻人突然在地上乱滚,坚持不配合排“毒蛋”。
到了次日上午,这个携毒者实在坚持不住,排出了足足20个“毒蛋”,总计毒品麻果196克。铁证面前,他不得不如实承认自己运毒的事实。看着这个自投罗网的携毒者,老余和战友高兴坏了。
从警数十载无愧无悔
如今,老余已经退休了。他说,作为一名警察,净化社会环境责任艰巨,很遗憾的是不能再在一线去和毒贩斗争,但他仍然愿意继续为禁毒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
文章排行
- v 青少年右美沙芬滥用:根源剖析与防范之道
- v 2024禁毒研究学术论坛专家观点集萃
- v “笑气”滥用对个体心理负面影响的研究
- v “笑气”滥用对人体的伤害之生理影响的研究
- v “依托咪酯”从何而来?
- v 贩运精神药品引发次生犯罪,怎么处罚?
- v “改良K粉”氟胺酮毒性几何?
- v 明确既遂标准 遏制网络贩毒
- v 揭秘毒品真相:“美丽的”外衣
- v 杨申:奋战在禁毒一线的“拼命三郎”
- v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陈伟伟
- v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大伟
- v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郭作全
- v 致敬!禁毒民警贤内助
- v “全国三八红旗手”李小燕
- v 王霞:禁毒宣传战线的“花木兰”
- v 为禁毒屡立战功
- v 鲜血直流的那一刻
- v 甘肃缉毒女警24年
- v “案子还在审,我不能停下”
- v 连续奋战在缉毒一线24年
- v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姚淦耀
- v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兆瑞
- v 这,就是缉毒民警的真实日常
- v 吴凯:“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能松懈”
- v 陆林院士当选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
- v 【致敬·缅怀·奋进】贾巴伍各
- v 青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石晓阳
- v 陈斯远:让文艺创作更好地助力禁毒宣传
- v 徐定:运动干预为成瘾治疗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网站地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