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毒”到“治穷”
焊接培训班
27岁时,蒋聪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靠近岸边的地方,海水混着泥沙,黄黄的,远处却是蓝色。站在船的甲板上,太阳很晒,海风吹得睁不开眼。蒋聪发现,原来海风真的有一股淡淡的咸味。
蒋聪1.7米左右的个子,瘦瘦的,五官轮廓分明。因为长期日晒,他的皮肤呈古铜色,笑起来衬得牙齿更白了。
蒋聪在浙江省舟山市的一个船厂工作,离海边几十公里,负责焊接船上的各种零部件。他的家乡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距舟山2600公里。那里没有大海和沙滩,只有连绵的山脉、偶尔可见的草地,草地上晃晃悠悠的,是村民养的鸡、牛、羊。
在家乡,蒋聪吸食过海洛因,也经历过强制戒毒,后来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前往舟山。
布拖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凉山州仅剩的两个“全国毒品问题重点关注地区”之一。在凉山州委禁毒办主任、州公安局副局长刘行勇看来,毒品加剧了凉山地区的贫困,是凉山人民群众脱贫道路上的严重阻碍之一。
为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脱贫,凉山州不仅要让他们在生理、心理上脱毒,还要为他们培训工作技能、推荐外出务工机会。这是一项涉及公安、人社、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各方一起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凉山州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吸毒人员已全部清零,基本达到脱贫标准。”刘行勇说。
从大凉山到东海边
在彝语中,布拖的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它位于大凉山腹地,群山环绕,交通闭塞。蒋聪在家乡没怎么见过刺猬,却看到过不少松树。
2017年7月第一次从布拖到舟山,蒋聪用了三天。先是近4小时大巴,穿过森林、村庄、陡峭的悬崖,从布拖到达西昌;再坐10小时火车,经过一个又一个隧道,来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成都;最后是2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视野越来越开阔,天气越来越炎热,最终抵达东海边的舟山。
离家时,蒋聪只背了一个背包,带了两三套换洗衣服,还有一件厚外套。布拖早晚温差大,夏天也需要外衣。但舟山是滨海城市,常年湿热,那件厚外套很少有机会穿。
船厂在舟山城区边缘,一眼望去,是一片两层高的活动板房。工作的第一个月,他就挣了5000元,相当于过去全家一年的收入。
在舟山,蒋聪过着朝九晚六的生活。他住在离船厂两三百米远的宿舍,步行就能上下班。在巨大的电焊车间,他会穿着统一的蓝色工服、戴着电焊头盔和防护面罩,焊接船上的各种零部件,有时是轻便的栏杆、踏板,有时是沉重的、一个人都拖不动的大钢板。
如果不开口,他和厂里的上万名工人没什么区别。但他一说话你就会发现,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有时甚至需要用手比划着与人交流——普通话是他外出务工前在家乡现学的,从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对不起”学起。
蒋聪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他每月要到船厂所在地的派出所主动报到并进行尿检。按照凉山州社区戒毒康复相关规定,他每个月要在凉山州吸毒人员服务管控系统“索玛花”上签到,并上传尿检结果。
52岁的林勇同样来自布拖,也是一名戒毒康复人员。2018年8月,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帮助下,他从布拖来到2000多公里外的山东潍坊,在建筑工地盖房子,每月也要到派出所尿检、在“索玛花”上签到。
相关链接:
文章排行
- v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 v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公益课堂——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讲座
- v 烟草依赖与戒烟分会第一届学术会议暨第三届科学戒烟理论与实践培训班
- v 2024年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社会心理干预分会年会
- v 2023年全国物质滥用防治培训班通知
- v 2023年戒毒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班
- v 暨游戏障碍的早期识别与防治培训班在长沙召开
- v 第六届全国物质成瘾新进展培训班在上海举办
- v 2023年全国成瘾性疾病社会心理干预培训班在成都召开
- v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公益课堂开课
- v 中药协调研小组赴西昌调研戒毒康复工作
- v 成瘾与脑科学国际研讨会召开
- v 三江强戒所抓培训提技能助力戒毒管理
- v 甘河工业园建立首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
- v 一次吸毒,终生悔!悔过自新的他,终于实现非遗传承人的梦
- v 涓涓爱心,汇流成海!她们的力量,温柔、细腻又强大……
- v 浪子回头 从瘾君子到非遗传承人
- v 菏泽开发区打防并举推动禁毒工作
- v 浙江丽水:开展吸毒人群平安关爱行动
- v 量身制定帮扶方案 让吸毒人员重拾信心
- v 禁毒社工的一天
- v 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群像
- v 用忠诚担当守护人民安宁幸福
- v 榆林市首例涉毒“自洗钱”案一审宣判
- v 筑牢西南第一道禁毒雄关查缉大队
- v 潜逃19年!
- v 缴获毒品13400余克
- v 破获一起特大跨省运输毒品案
- v 男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上万克
- v 巧用“积分存折”,“积”出无毒家庭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网站地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