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32年,他在岗位上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再过一天就是除夕,四川省叙永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宋晓兵却倒下了。2月10日,宋晓兵在值班期间突发疾病,后经送医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他牺牲后,公安部政治部、监所管理局和四川省公安厅政治部相继发去唁电表示沉痛哀悼。
从警多年,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三牛”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从警32年,扎根基层默默奉献
自1989年6月退役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宋晓兵始终扎根公安基层一线,默默奉献、无悔付出,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在缉毒破案攻坚专项行动中,他因成绩突出获叙永县公安局嘉奖1次,7次获评叙永县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在叙永县公安局行政装备科工作期间,宋晓兵主要负责票证、总务和收入管理工作。宋晓兵和同事结合实际潜心研究,建立了公安内部二级预算制度、内部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债务终生责任制,通过叙永县公安局将财政划拨的经费再次拨付给内设机构,这样既可以掌控基层的收支情况,又减少经费划拨的程序,强化对基层的服务保障,同时增强了责任人对债务的风险防控意识,防止违规举债。这三项制度的建立,获得了四川省公安厅装财处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沿用至今。叙永县公安局因此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财务保障点”。2003年,宋晓兵来到叙永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身兼内勤和管教两职。因表现突出,叙永县公安局领导对他的工作高度肯定。这时,宋晓兵毅然选择到偏远的合乐派出所担任所长。他说,“合乐苗族乡治安形势复杂,年轻同志经验不足,我在南面山区派出所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单位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宋晓兵这一去,就是整整8年。
人生52载,亏欠家人太多
在单位,他是同事们的“兵哥”,平易近人、憨厚老实。同事有什么困难都爱找他,他的口头禅永远是“没事,我来处理就行”。在家里,他是一家人的顶梁柱。父母和岳父母均已年逾古稀,床前尽孝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了他的肩上。作为家中长子,宋晓兵在工作之余托起了家里重担。妻子是社区主任,基层事务非常繁忙。他心疼妻子,值完班买菜煮饭这些家务杂事都是他主动承担。他常说,“家国两难全,这些年亏欠家人太多了,尤其是妻子,现在只想多尽点力让她轻松点。”宋晓兵默默奉献的背后是对家庭的亏欠。女儿出生时,他在乡镇派出所执勤巡逻,接到消息赶回来时,母女均已平安出院;妻子生病做手术时,他在外地出差,直至康复出院,他也没能在她身边照顾一天;女儿高考时,尽管叙永县公安局专门调休,但他放心不下监所的工作,毅然选择了放弃休息;老人身体不适时,妻子独自忙前忙后,他依然在岗位上值守……疫情防控期间,宋晓兵担心所内人员安全,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一直坚持战斗在监管一线。
最后一天,平凡坚守写忠诚
2月10日上午,作为分管戒毒所后勤工作的副所长,宋晓兵主动找到所长,共同研究除夕当日戒毒人员的伙食安排,并提议和戒毒人员一起包汤圆过新年,准备用行动和温情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随后,宋晓兵带队依次检查了戒毒人员的饮食安全、监室安全、监区安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宋晓兵殉职的噩耗传来,整个戒毒所瞬间沉入悲痛,战友们心如刀绞。在他的办公桌上,还端正摆放着警帽,工作日志记录到2月9日。在他值班室的床头上,还放着对讲机、工作牌和夜晚巡查使用的手电筒,就像他随时会回来取用。戒毒所外,一名曾经的戒毒人员向宋晓兵表示最后的感谢;戒毒所内,戒毒人员沉痛悼念宋晓兵,称他给了他们新生的希望。
文章排行
- v 朝阳门街道关爱老人健康开展禁毒宣传
- v 海淀八里庄“文化进社区”禁毒宣传活动
- v 增强防毒意识 抵御毒品危害
- v 国安日禁毒宣传 点亮全民安全意识
- v 国家安全 共同守护
- v 让禁毒知识深入人心 共同守护美好的生活
- v 打牢基层基础工作 巩固辖区禁毒成果
- v 筑牢禁毒防线 共绘无毒未来
- v 张贴海报引围观 禁种知识入人心
- v 春风催新绿 禁毒正当时
- v 黑龙江林区:移动警务车开进校园送服务
- v 禁毒宣传进市场 绿色无毒靠大家
- v 清明时节寄相思 禁毒知识进农村
- v 绿色清明 禁毒同行
- v 禁毒大队长祝小波的“十二时辰”
- v 东城区东华门禁毒知识宣传培训
- v 莫让“药品”变“毒品”
- v 播撒绿色种苗 构筑无毒人生
- v 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花园东城
- v 禁毒赶庙会 防毒进万家
- v 绽放在禁毒一线的铿锵玫瑰
- v 警教先锋队 赓续雷锋精神
- v “雷锋市集” 暖人心
- v 普及禁毒知识 营造全民禁毒氛围
- v 喜迎三八“女神节” 铲毒宣传护芳华
- v 喜迎三八女神节 禁毒宣传不停歇
- v 雷锋精神传万家 禁毒意识入人心
- v 房山西潞学雷锋日主题禁毒宣传活动
- v 共建宣传新阵地 点亮无毒青春路
- v 昌平霍营街道寒假青少年禁毒宣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网站地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