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初严峻的烟毒形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众多的社会问题中,鸦片烟毒的泛滥仍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严峻问题,种植、制造、贩运、吸食烟毒活动仍有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一、烟毒严重泛滥状况
制毒贩毒活动十分猖獗,罂粟种植面积和鸦片产量惊人。在烟毒泛滥最为严重的西南地区,种植罂粟的土地曾高达1 545万多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1]西北地区是仅次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二大罂粟种植与鸦片生产基地。据统计,到1949年前夕,全国罂粟种植面积高达2 000万亩,种植罂粟的农民达1 000万人以上。[2]
吸毒现象十分普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吸毒在全国各地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烟民数量惊人。据初步统计,全国吸食鸦片等毒品的烟民约有2 000万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4.4%。[3]
二、烟毒泛滥的严重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烟毒的泛滥,对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政权稳固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一)严重威胁民众生存
种植罂粟除了直接挤占大量粮田之外,还使土质变硬,地力大减,最终均会造成粮食大大减产,严重威胁民众生存。
(二)浪费社会财富,损害身心健康
众多烟民吸食烟毒,既浪费巨大社会财富,又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三)败坏社会风气,引发各种犯罪
烟毒泛滥败坏社会风气,容易引发各种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四)腐蚀党政军干部队伍和公职人员
毒贩利用金钱美女拉拢、腐蚀革命干部和职工,参与或包庇、掩护贩毒罪恶活动,腐蚀党政军干部队伍和公职人员,严重危害国家建设。
(五)影响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反革命分子利用贩毒筹集资金,从事破坏新生政权的活动。
[1]诸羽主编:《割除毒瘤——共和国首次禁毒禁娼述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2]苏智良著:《中国毒品史》,第454页。
[3]凌青、邵秦主编:《从虎门销烟到当代中国禁毒》,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