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吸食鸦片名流,居然也有他在
上图这种瘦骨嶙峋的样子,呆滞眼神下麻木不仁的表情,颓废沦陷的精神状态,无一不在诉说着毒品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那些晚清吸食鸦片的名流。
【严复】
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严复集》里记载:
严复在1916年的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抽大烟、服药膏、注射吗啡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服用药膏一般是晚上卧床期间,而且经常凌晨某点某刻“服用药膏一匙”,而白天主要是打吗啡针,基本上没有服用过药膏。因此,严复不是因为失眠而注射吗啡。晚上服用掺大烟灰的药膏,没有打吗啡针,主要是因为方便易行。
在1917年的日记中,2月9日到4月25日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抽大烟的记录,这一年其余的时间,每天虽然没有抽大烟的记录,但是每天都注射吗啡,有时一天高达十次之多。这可以证明:对于严复来说,吗啡和鸦片的功效是一样的,那就是止痛。
严复一直到死其实都没有摆脱鸦片。黄克武先生认为“一直到严复死前一年,他在北京因大病入协和医院,在甘医师的协助下才戒掉鸦片。”(第39页)严复是1921年去世的,但是在他的英文日记里面,直到1920年12月20日仍有“卧中抽大烟五筒”的记录。在1920年中,他又使用另一种止痛药——海洛因,因此这一年基本上没有再注射吗啡,抽大烟的记录也屈指可数。
【谭鑫培】
清末梨园名角如汪笑侬、王瑶卿、谭鑫培等,都染有芙蓉癖。其中又以艺名“小叫天”的谭鑫培最牛,民国笔记小说《清朝秘史》中,慈禧太后一回在端午节赐宴颐和园,召谭鑫培等名角入宫,但小叫天却回复:“我是有瘾的人,不吸足乌烟,再不能够唱戏。”太后不当一回事地要他“尽管入宫抽吸就是了,只要他戏唱得好,我还派两个太监替他装烟呢!”
谭鑫培为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的创始人,梨园行内甚至有“无腔不学谭”之说,有了这“奉旨抽烟”的梨园风流,自此谭派的角儿,几乎没有不抽大烟的,彷佛不抽几口大烟,也就够不上谭派的范儿。
鸦片从药品变成可供吞云吐雾的时尚消费品,其风始于社会名流。漂亮的姨太太,精美的烟枪,名贵的烟土,成为晚清社会名流标榜其身份与生活品味的标志,从前,社会名流讲究的是“红袖添香”,现在倒好,变成了“姨太太点大烟”。这个以抽鸦片为时尚的晚清社会名流群体,除了王公大臣、士绅文人、富商大贾,还包括演艺界的名伶。
为什么短短二十年间,鸦片就如瘟疫一样蔓延至整个中国,祸及各个阶层?原因可以归纳出一大堆,但有一点不容回避:在鸦片的社会传播过程中,身为上流阶层的社会名流起到了非常坏的示范作用。
文章排行
- v 什么是鸦片
- v 鸦片为什么会让人成瘾?
- v 鸦片为什么会在人体内产生毒害?
- v 罂粟的荣衰史
- v 鸦片:惨痛的民族记忆
- v 鸦片毒害大清竟与贪污有关
- v 他们的童年在收割鸦片,看不起病就拿鸦片当药
- v 英国人作为鸦片的贩卖者,他们吸鸦片吗?
- v 这里有个鸦片村,简直闻所未闻!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网站地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