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奋进强戒所运用“1234”工作法提升戒毒系统社会化延伸工作质效
自吉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社会化延伸工作开展以来,长春市奋进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运用“1234”工作法,切实加大所地共建,充分发挥戒毒场所专业优势和警力资源,全面提升了戒毒民警参与社会化延伸工作质效。
明确“一个方向” 由“墙内”向“墙外”延伸
以司法部和吉林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社会化延伸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总纲,以明确执法环节由“墙内”向“墙外”的思想转变为总方向,长春市奋进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及领导重要批示指示,为社会化延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抽调具有丰富社区执法管理经验的民警,选派1名大队长,专门组建社会化延伸大队,强化了组织领导。制定下发《社会化延伸工作方案》《社会化延伸工作考评方案》等,并与各派驻城区、开发区联合座谈,确保思路明、措施实、责任清。累计召开9次工作例会,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推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安排9名专职工作人员,为社会化延伸复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抓实“两手监督” 由“所内”向“所外”延伸
突出加强执法监督,紧扣“执法工作开展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工作主旨,开展“贴身监督”,制定了《规范化执法工作制度》《派驻干警工作制度》《执法环节监督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7项,从岗位、部门和职权三个层面,为派驻民警进行“量体裁衣”,主要围绕社会化延伸4项职能,重点排查入户走访、调查评估、尿样检测、教育矫治、监督管控、安置帮教和就业指导7个方面,形成了部门内部自查自纠、外派干警司法所帮查、分管领导巡回指导、内外互助解决问题的监督结构和运行机制,共排查各类风险点7类,34点,落实防范措施42条。
做细做实日常监督,针对派驻民警点多面广、工作难度较大等实际情况,依据《长春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社会化延伸工作目标考核的实施方案》,对民警的考核推行“周督查、月总结、季考评”机制,职能科室每周进行工作督导,每月召开总结调度会,每季度对派驻民警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各派驻民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在征求派驻城区、开发区意见的基础上,对各派驻民警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进行考评通报,并作为年终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走好“三步棋” 由“执法管理”向“基层治理”延伸
积极谋划,走好所地共建“先手棋”。坚持把戒毒系统社会化延伸工作当做首要业务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谋划推进。认真落实岗前业务培训,举办了社会化延伸选派民警集中业务培训,9名选派民警集中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个案详解;第一时间下沉对接,由主管副所长带队,利用5天时间,完成了与4个城区、开发区的对接,并上岗开展工作;同步开展了社区调研,征集各派驻区、所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根据各区实际,健全完善派驻民警考评办法,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以人为本,走好优质服务“教育棋”。根据社矫对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为社矫对象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个别教育等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将以往“填鸭式”“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模式转变为“菜单式”“订单式”教育模式。同时,注重发挥警察身份优势,积极协调各区禁毒大队,对辖区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核实身份信息,指导司法所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组织尿检、定期帮教。
帮教管控,走好齐抓共管“执法棋”。落实戒毒人员后续照管措施,派驻民警积极配合驻区、所开展排查工作,对辖区特殊群体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对重点人员落实包保措施,共排查重点对象20人、落实包保8人;不断加强社矫对象监管,采取线上巡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日常监管,利用社矫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和定期报到参加学习教育的时机,开展个别教育、训诫谈话。开展调查评估坚持做到“三清楚”,同步征求社区、村镇意见,与司法所一道公平公正作出调查评估建议,共入户调查15人次、小区居民调查10次。
健全“四项机制” 由“指导支持”向“所地共建” 延伸
健全完善交流合作机制。为有效解决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禁毒业务知识短缺、戒治能力不足的问题短,坚持“合作共建促提高、优势互补共戒治”的工作原则,派驻民警不定期与派驻单位工作人员研讨,就工作中戒治个案解剖分析,共同提升专业能力。组织民警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巡诊,助力破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戒治难度大、依赖性强、易出现复吸等难题。
强化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日常监管,实行“一人一档”教育管理,坚决避免漏管弃管问题发生。社会化延伸工作开始后,派驻民警认真协助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各项工作,每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工作做到应检尽检,尿检率达100%。
健全完善民警派驻机制。为有效解决各派驻单位工作人力紧张问题,每个城区、开发区分别派驻2名民警专职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协助完成禁毒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教育帮扶等任务,指导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心理辅导、尿检、督导训诫、调查走访等工作。
健全完善无缝衔接机制。为打通教育戒治“最后一公里”,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针对社戒社康人员及家属心理需求,在经开区锦州社区设立了心理服务中心,提供心理测试、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训练、心理治疗、热线咨询等六个方面心理服务,最大程度满足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以心理服务促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效果巩固。此外,派驻民警还定期与公安机关、吉林省内各强戒所沟通协调,针对不同情况有差别的开展社区康复、社会保障、实时管控后续照管等工作,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戒毒(康复)无缝衔接,社区康复人员报到率达100%。
健全完善帮扶教育机制。为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后续照管工作,在全力做好教育管理的同时,派驻民警积极协助各派驻单位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其解决再就业问题。派驻民警根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需求,组织解除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参加体验式警示教育,开展心理疏导,帮助筑牢防毒拒毒的思想防线。
开启新的征程,面对新的期待,长春市奋进强戒所将继续深入完善“1234”工作法,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以更实的行动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康复)的无缝衔接,促进社会化延伸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法治长春、平安长春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关链接:
文章排行
- v 一图读懂 | 2025年甘肃戒毒行动指南
- v 吉林积极探索中医戒毒新模式
- v 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4321”模式,让康复运动有声有色
- v 省成都康复所举办党务工作培训开班仪式暨第一期培训会
- v 甘肃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化“一体两翼” 立足“三个聚焦” 助力教育矫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 v 内蒙古五原戒毒所三措并举抓好司法行政戒毒康复社会化延伸工作
- v 昆明五华公安“加减乘除”四字工作法 全面提升社戒社康工作效能
- v 京籍解除戒毒人员操守保持率逐年上升
- v 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社会化延伸+” 打造戒毒工作新链条
- v 贵阳“专地融合”探索社区戒毒康复新机制
- v 三江所康复训练走出工作新路子
- v 大辛庄戒毒所“四式”疗法打出康复训练组合拳
- v 甘肃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新路径
- v 金凤区:“五创”机制推进毒品治理体系现代化
- v 艺术治疗,戒治心瘾
- v 念好“四字经”提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质效
- v “芥园沙龙”在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开讲
- v 重庆市戒毒康复所立足实际打造“四大平台”
- v 昆明强戒所践行“三个工作法”助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 v 张家口市召开现场会推动戒毒康复指导工作向纵深发展
- v 念好“四字诀”,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成效
- v 教育润心田 文化促戒治
- v 宁夏社会化戒毒康复"四位一体"云工作新模式获全国推广
- v 资阳:开辟病残吸毒人员戒毒康复的全新路径
- v 我市公安局与北京双河戒毒所签订戒毒康复共建协议
- v 高新区:4个“1+1”助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高效开展
- v 修文“T+1”工作模式助力戒毒康复
- v 扎实开展戒毒康复“专地融合”试点工作
- v 丰富康复训练内容 力推“4+X”训练模式
- v 凯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不放松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网站地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