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走出毒品阴霾的创业青年

2018-11-02 00:00 来源: 宁夏禁毒网

毒品是目前社会的一大公害,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很大影响。从目前我国的吸毒人员戒毒康复治疗情况来看,吸毒人员复吸的情况时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从戒毒所出来以后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无法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以及固定收入,所以再次回到了以前的生活中。

在宁夏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吸毒人员中,有一位特殊的康复人员,他的名字叫杨海峰,曾经是一名瘾君子的他有着八年的吸毒生涯,两次进入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但遗憾的是他出来以后,都没有成功戒除毒瘾。其实他吸毒前家庭情况很好,可谓是有房有车的富裕生活,因为自己成年后就和父亲一起做生意,也锻炼了一身的本领,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家庭资产就已经超过了百万元,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但是好景不长,一双黑手就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他的身边。2002年的时候在朋友的邀请下,他参加了一个社交活动,在一个KTV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海洛因,一次吸食后就不慎沾染上了毒品,开始了“地下吸毒”的生涯。几个月后东窗事发,他被公安民警治安拘留,后又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6个月,但是好景不长出来后他再次沾染上了毒品,此后的8年时间由于无法摆脱毒品的诱惑,他败掉了所有家产,身体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整天萎靡不振、哈欠连天,脑子里只想着毒品,家庭生活举步维艰。

2009年从戒毒所出来以后,杨海峰来到了宁夏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登记报到,成为了该办事处的一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街道办联合公安局共同为他设计了康复治疗的方案——美沙酮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期间,他用顽强的毅力克服毒品诱惑,抑制心魔,从开始每天用药80毫升坚持到每周用药10毫升,经过两年多耐心坚守,巩固到后期每天用药5毫升,此外还被街道办并被聘为义务宣传员向周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禁毒预防宣传。接受美沙酮治疗后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但新的生活靠美沙酮的维持治疗远远不够,还需要多方努力帮助他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为了给他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伤透了脑筋,很多企业与杨海峰见面后印象不错,觉得这是一个本分的小伙儿,但后来就没了下文,大多都因为他曾经有过吸毒的历史而被用人单位无情的拒绝,因为企业觉得有吸毒史的人工作起来有风险,不敢用。

“既然就业之门走不通,我们不如帮助杨海峰自己开公司创业?”宁夏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的一次工作例会上,街道办综治办主任王海燕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新颖的想法。王海燕说其实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因为杨海峰早年间就和他的父亲一起搞二手车买卖和粮油生意,只是由于吸毒就中断了,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深谙经商之道的他,在宁夏灵武市城区街道办、公安局、就业及民政部门的帮助下,从草编产业起步,先后干过太阳能安装、编织袋制作等,2015年3月属于他自己的公司——宁夏海峰阳光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在宁夏灵武市创业园区正式开业,街道办工作人员帮助他以赊账的方式购进了价值50余万元的先进彩印包装流水生产线,并且还获得宁夏银行30万元的创业扶持贴息贷款,杨海峰也不负众望,成功签下荣昌绒业、果品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产品订单。

有过吸毒经历的他深知自己目前的成果来之不易,也更知道在宁夏灵武市还有很多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他们有的没有工作待业在家靠父母妻子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有的在建筑工地打工干着重体力劳动拿着很低的工资,还有的从戒毒所出来以后仍然和一些曾经的“毒友”保持着联系,存在着再次复吸的风险。面对这些曾经的“朋友”与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杨海峰用一颗宽容和同情的心接纳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了自己企业中的一员,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企业里实现就业,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现如今杨海峰的公司已经有员工16人,这些一线员工全部都是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和吸毒戒断人员等特殊人群,这些职工根据各自的劳动量,每个月工资收入在2500元到3000元不等,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这些人也逐渐远离了曾经的生活,断了和“毒友”之间的联系,杨海峰还常常会在公司的例会上回忆曾经吸毒的日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实际行动帮助和感染他们,让他们在生理上和意识上实现“双脱毒”,几年时间16名职工中目前没有发生一例复吸现象。

每天十分钟开车上班的路上,杨海峰总是紧紧握住方向盘,车速尽量放的很慢,眼睛不停地关注着周边的情况,因为他明白自己戒毒成功后,这个驾照的取得是多么的艰难。杨海峰常说,现在他的一切都得益于宁夏灵武市城区街道办和公安局的帮助。“是公安民警在我吸毒的时候抓住了我,及时纠正了我错误的人生,这是对我的拯救。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帮助我创办企业,开启了我新的人生,这是对我的救赎。”

经营着自己的企业杨海峰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当初他吸毒时不离不弃的妻子过上了稳定的日子,他的父母也退休安度晚年,一双儿女一个参军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一个在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不错。生活步入正轨的他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了信心,他说“事实上戒毒(康复)人员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带动更多的吸毒者摆脱毒瘾,重拾信心,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我们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 张举

扫描左侧二维码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下载禁毒在线订阅号
随时随地看新闻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