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学霸”酒吧染毒瘾 戒毒所里幡然醒悟

2020-08-14 14:13 来源: 腾讯网

1000.jpg

对于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往,任何人都不愿意回首,不愿意揭开还未愈合的伤疤让更多人看到,家弘(化名)亦是如此。但在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勇敢面对过去。他说,只有勇敢地面对过去,才能醒悟并放下过去,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人生开端。

工作不顺

酒吧里放纵吸食毒品

1984年,家弘出生于东营,父母都是当地的干部,经济条件优渥。而他从小到大也一直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他曾先后获得初四奥数竞赛山东省二等奖、全国雏鹰杯计算机竞赛二等奖,并因此被保送东营市重点高中。除了学习特别好,他还能书会画,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能生活和求学之路太过于顺畅,让他极度叛逆,又有很强的虚荣心,同时承受挫折的“抗击打”能力特别差,这给他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2006年,大学毕业的家弘意气风发,想用四年来的所学为自己的美好蓝图开疆拓土,然而事与愿违。初出茅庐的他,眼高手低,在工作中总是小错不断,每一份工作都干不到2个月。而在生活上,他又处处与人攀比,这让他有很强的挫败感。那时的他选择了逃避,用酒精麻醉自己。

“200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邀一帮朋友来到熟悉的酒吧买醉,在我醉得几乎不省人事时,酒吧妹冰儿(化名)将我搀扶至酒店客房,当我醒来后,看到她正在我身边大口大口地吞云吐雾,她对我说:‘麻古是世上最令人销魂解忧的良药,要不要试试?’”家弘告诉记者,当时情绪的低落、酒精的麻醉、好奇心的催使,使他毫不犹豫地与她吸食起来,当时只是感觉这东西挺香,谁知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头皮阵阵发麻,口齿伶俐,异常兴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这一刻,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就这样,他在酒店客房待了整整三天,不食不饿、不饮不渴。

2008年3月的一天,他在宾馆与朋友吸食冰毒被公安机关查获。由于是初犯,公安机关对他处以2000元罚款,由家人领回。此时,他的家人如梦初醒。“父母对我一通教训后,我便离家出走了,和冰儿先是一起回到了她的家乡成都,后又来到了天津。在天津一次出行中,我们被交警查扣,我被拘留15日后又一次被父母领回,可是冰儿却因非法持有毒品72克被刑事拘留,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当法官宣读完判决书的那一刻我掉下了眼泪,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远离毒品。”

痛改前非后创业

却沦为毒品的奴隶

2012年,家弘回到了家乡东营开始自己创业,先后注册成立了两家公司。此时,他又一次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

家弘说,手里有了更多积蓄后,他便在朋友的拉拢下把200万元资金投入到了期货市场,但一夜之间便化为了流水,这对他的人生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当时他想到的唯一能为自己辩驳的方式便是“因吸毒头脑不清醒才导致投资失误”,但这个理由除了让大家知道他再次吸毒的事实外,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与怜悯。

自己亲手打造的事业就这样葬送了,苦不堪言的家弘,整日依靠毒品强打精神,彻底沦为了毒品的奴隶。“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除了毒品还拥有什么。任何人的规劝都被我认为是‘嘲讽’,我痛恨所有人。”

幡然醒悟

戒毒所给了第二次生命

由于长期吸食冰毒,家弘瘦骨嶙峋,弱不禁风,开车总是大小事故不断,情绪也极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激起他的愤怒并大打出手,三天两头被请进派出所。终于有一天,他因吸毒成瘾被公安机关送到离家300里外的山东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家弘说,在山东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后,戒毒所建立的亲情互联QQ群让他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关爱和温暖。“它为我们建立了一道传递爱和播种希望的平台,滋润着戒毒所大墙两端的亲人。”入所不久,他的家人多次来探访他,亲人对他的不离不弃及无微不至的关怀终于将他内心的坚冰消融。“为了他们,我也要把毒彻底戒掉。”

家弘说,戒毒所除了用亲情来感染教育他们外,还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戒治需求,有侧重点地设计开展了国学教育等。他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很快重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得益于戒毒所内“书香大队”的熏陶。“我从小就爱看书,闲暇时间,我就会从队里的图书阅览室借阅图书,像《弟子规》《阳明心学》等书籍,我都熟记于心,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我的康复,更对我未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家弘的身体、心灵逐渐得到康复,也让他真正认清了毒品的危害性,更加坚定了他戒毒的信心与决心。“昨天无视生命与亲情,因放纵而自毁;今天,我要正视问题,为回归社会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开始自律、自尊、自爱。”说此话时,家弘的眼睛里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责任编辑: 张举

扫描左侧二维码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下载禁毒在线订阅号
随时随地看新闻

版权